德國雙元製職業教育是世界公認的先進職教模式⏯,被稱為德國經濟發展的“秘密武器”🧑🏻🏭,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競相學習效仿。
我國在學習德國職業教育的過程中,除天津🙆♂️、江蘇等地取得一些進展外,大多數還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受製於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製不順、經費投入不足、企業不願參與等現實問題,這些學習多年來低層次重復🤞🏽👩🏻⚖️,收效不大,而後感嘆“我們學不了”🤱。
那麽👨🏻🦼,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應該怎樣學習德國職業教育🏭?筆者認為:
第一,學習德國職業教育應當立足於當地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從小處、細處做起💂🏼♂️。我國國情與德國不同,應當摒棄那種希望快速、徹底扭轉本地😨、本學校職業教育落後局面的想法。在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製💇🏽⏏️、辦學機製等短期內難有大改變的情況下,在投入不足、企業不願意參與的現實中🕑👨🏿💼,以積極的態度學習德國職業教育可以學習的地方,因地製宜、因校製宜,學習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管理方式和教學模式🧝🏼♀️,甚至只是教學方法等微觀層面,只要能有一點點改進,對我們的職教事業發展都是有益的🪻。從小處🦸🏿、細處學習德國職業教育經驗,當小小改進不斷積累🏄🏽,不斷完善之後🍠🏒,也許我們學習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二🧚🏻♂️,學習德國職業教育應當把學習德國人的職業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德國人嚴謹🐅、認真📚、負責🛌🏻🤵🏻♀️,甚至是有些刻板的職業素養成就了“德國製造”的高質量🤕。一些國內職教同仁🧝🏽🙅🏻♂️,較多地註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忽視了職業精神的培養🤷🏻♀️。而當前國內企業更關註的是學生的一些職業素養,比如吃苦耐勞👰🏽♀️、團隊合作、誠實守信等。這不僅是因為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技能人才的技能需求較低和職業學校技能培養水平較低,也有職業學校不夠註重學生職業精神🔇、職業素養培養的原因。我們要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全國職教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讓受教育者牢固樹立敬業守信0️⃣、精益求精等職業精神的要求,註重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把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
第三↘️,學習德國職業教育,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從高水平技能教師的培養入手。德國雙元製職業教育的實訓教學大部分由企業承擔,而我國則主要是職業院校來承擔。名師出高徒🧑🏼🤝🧑🏼,我國職業教育質量水平不高,難以滿足企業要求🥤,關鍵是當前職教師資隊伍中高水平的技能教師缺乏,技能教學水平較低〰️。當前職業學校教師大多畢業於普通高校,基本上沒有經過技能訓練,他們大多已在學習意識上形成了理論教學的路徑依賴,讓這樣一批教師去學習技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現階段,我國在培養培訓職教專業師資方面的基本方式是培養培訓“雙師型”職教師資隊伍,通過國培、省培等方式🈯️,或者教師到企業實踐等措施來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從實踐來看,由於培訓中少有技能操作培訓內容,或者技能培訓的時間很短,培訓效果不明顯,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技能操作水平✅。因此🍖,可以改革“雙師型”師資為“雙師素質結構小組”專業師資。一方面,我們已有大量理論教學教師隊伍,另一方面⚖️,通過選拔具有後續技能學習能力的青年專業教師🧑🏽🎄,進行較長時間的技能強化訓練,達到高級技師技能水平🧘🏻♀️,然後由兩方面的教師共同組成“雙師素質結構小組”專業師資,以“兩人一組”的小組形式共同進行專業技能教學☺️。
第四🟥,學習德國職業教育,在教育教學實踐領域,應當積極學習德國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專業技能教學方法🤶🏻。改革職業學校傳統教學方法,推行項目教學法,選用適合學情的技能教學教材,實施“做中學、學中做➛、做學合一”的情境教學👨🎓;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積極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的現代教育模式🌻,以“行動教學法”調動學習積極性,切實提高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
下一篇:沒有了
- 2015-12-23英國職業教育🧎♀️,學徒是“上帝”
- 2015-12-23德國:推行雙軌製職業教育
- 2015-12-23學習德國職業教育從哪裏做起
- 2015-12-23奧地利:雙軌製職業教育成為奧地利培養技工沃土
- 2015-12-23職教大國是如何培養“學徒”的
- 2015-12-23比利時職業教育註重多樣化
- 2015-12-23阿根廷高職教育準確對接就業市場